豫菜概述
河南省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,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,文化遗产相当丰富。从夏、商至北宋,许多朝代均建都河南,西有"九朝古都"洛阳,东有"七朝古都"开封;殷朝建都于安阳小屯,三国曹魏建都于许昌。
随着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河南的烹调技术也相应地得到发展,逐渐成为我国的重要菜系之一,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。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,都充分说明了河南烹调技术的这一发展概况。在河南新郑出土的历史文物中,有新石器时代早期使用的餐具;密县打虎亭的汉墓壁画中,有形象逼真的杀鸡、宰鹅、煮肉、烹鱼等图像。我国烹调的始祖——伊尹,即出生在河南省伊川县;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宴会——夏启的"钧台之享",即在河南禹县举行。周朝建都洛阳之后,饮食制度已初步形成。到了"会寰宇之异味,悉在庖厨"的北宋时期,河南菜已发展成为色、香、味、形、皿五性俱全,具有宫庭风味之豫菜体系。以后河南菜逐渐传播到省外,在北京、天津、沈阳、上海、南京、西安、济南、兰州、昆明、哈尔滨等城市,均开设有豫菜饭庄。长垣县号称"厨师之乡",出自长垣的名师高厨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。
河南菜的发展,除其历史原因之外,还和本省盛产珍贵烹饪原料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在河南的西部山区,盛产猴头、鹿茸、拳菜、羊素肚和蘑菇;在豫北出产有全国著名的怀庆山药、宽背淇鲫、百泉白鳝和清化笋;豫南的鱼、虾,平原的禽、蛋,其资源都相当丰富。"洛鲤、伊鲂,贵似牛羊","黄河鲤鱼甚佳,以开封为最多",这些历史佳话,早已流传全国。
在长期的烹饪实践中,河南的厨师们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。在选料上,如:"鲤吃一尺,鲫吃八寸","鸡吃谷熟,鱼吃十","鞭杆鳝鱼、马蹄鳖,每年吃在三四月"。在刀工上,河南省有"切必整齐,片必均匀,解必过半,斩而不乱"的传统技艺;河南的厨切与众不同,它具有"前切后剁中间片,切背砸泥把捣蒜"一切多能的功用。另外,河南菜有长年配头与四季配头,有大配头与小配头,素有看配头下菜的传统习惯。
"唱戏的腔,做菜的汤",这是河南的一句土话,它说明河南对于制汤是非常讲究的。河南在制汤上,分头汤、白汤、毛汤、清汤;制汤的原料,必须"两洗、两下锅、两次撇沫"。遇到需要高级清汤时,还要另加原料,进行套和追,使其达到:清则见底,浓则乳白,味道清醇,浓厚挂唇。
河南菜的烹调方法,共有50余种。扒、烧、炸、熘、爆、炒、炝别有特色;葱椒炝和凹,独树一帜。其中,扒菜更为独到,素有"扒菜不勾芡,汤汁自来黏"的美称。另外,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,热锅凉油,操作迅速,质地脆嫩,汁色乳白。
开封的"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",洛阳的"牡丹燕菜",安阳的"炒三不粘",豫南的"桂花皮丝"等,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名菜,至今仍名扬遐迩,为中外人士所赞扬。
河南焦作名吃三绝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叫做个体饮食网点集中在新华北街、和平西街和民生南街,网点有75个之多。在众多的商贩之中,崭露头角的是几家极具特色的名味小吃,他们的技艺至今被人传颂。
张三包子 张三包子的创始人叫张玉春,原籍河北大名七里店。他民国初期到焦作,现在民生街卖水煎包,因排行老三,故对其做的水煎包称为“张三包子”。“张三包子”质优价廉,呈三角形,三个面均具黄、焦、酥、脆之特点,风味独特,不仅柔软可口,并且喷香流油,包子里灌汤,以出奇香,沁人心脾,勾人食欲。“张三包子”薄利多销,不欺不诈,自开张以来,一直顾客盈门,生意火爆,被传为美谈。
陈二眼烧鸡 “陈二眼”名叫陈安绪,河南滑县人。13岁逃荒到焦作,跟邻居学做烧鸡,由于他刻苦钻研,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制作技术,另立门户。他制作的烧鸡,因鸡肉润红、鲜嫩、离骨,而受到吃客的青睐,人送美称“陈二眼烧鸡”。
靳贤书烧饼 靳贤书,沁阳人,18岁到太原“三义园”饭店学艺。三年后练就了各种烹调技艺,最为拿手的是面点绝活——烙烧饼。他自成一家,从和面到烙制,无不精致,十几个品种多种夹馅,其特点是橙黄透明,外焦里酥,油而不腻。吃靳贤书烧饼必须双手捧着吃,一咬即酥的特点使之成为畅销食品。1980年,靳贤书烧饼被评为河南名味小吃。今天,靳贤书的后人仍在太原经营饭店,靳贤书烧饼招牌仍在。
扣碗酥肉
中原地带安阳,口味偏淡,但近年来川菜、粤菜、东北菜接连进入,到饭馆吃饭,安阳人喜欢各种菜式都点一点。当地的传统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欢迎,红白喜事尤其少不了。以现在的口味而论,扣碗酥肉最具继续传扬的潜力。传统小吃三不粘、粉浆面其实最能代表安阳饮食的特色。
连汤肉片
洛阳喜欢吃水席,几十道菜,汤汤水水下来,吃得人连呼过瘾。连汤肉片是水席中不可缺少的名菜,又以主营豫菜的老店“真不同”所做为最佳,它以精瘦肉为主料,木耳、金针、大绿豆等为辅料精心制作而成,肉片滑嫩,微酸利口
安阳美食
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,自明朝末创始以来,其独特工艺流传至今。300年来,素有“豫北之花,中华一绝”之称。滑县老爷庙北小寨村张广美以屠宰为业,加工牛肉,至清朝中期,村民户户宰牛煮肉,煮烧技术不断改进。老庙牛肉用十五种佐料和陈年老汤,以木炭火煮制而成。
它色鲜味美,肉烂筋面,香味浓郁,耐存放。制作加工精细,配料十分讲究。主要配料有肉桂、良姜、砂仁、干姜、花椒、毕卜、小茴香、草果、白芷、辛荑、三茶、丁香、陈皮等15味,因而具有解毒祛腥、开胃消食、芳香透味、保鲜防腐等功效。
道口烧鸡
道口烧鸡是河南滑县道口镇“义兴张”烧鸡店所制,是该省著名的特产。创业于清朝顺治十八年(1616年)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开始制作不得法,生意并不兴隆,后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,做出的鸡果然香美。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,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。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。
WWW.LVYOUWANG.ORG 版权所有 (C) Copyright 2004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
河南 河南美食介绍-- 河南旅游美食-河南旅游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