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河南旅游 > 旅游攻略 > 郑州省略号
郑州省略号
https://www.lvyouwang.org 添加时间:2012-09-24 16:59:45 来源:旅游网 点击次数:

    烈日下和鸭子告了别,攒上到郑州的票,一个人,踏上征程。听起来蛮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味道。呵呵,没办法,谁叫我是瞒着父母一个人出去的呢,而且满脑子还都是大人描述的不安全、许多坏人的社会印象里边打转,坐上西北方向去的车,想象不出明天到的那个地方有福祸旦夕哪一个等着我。

    引用一下日记:

    8月1日

    哈哈,我坐上了去郑州的火车,开始西安行的第一站--郑州。旅途开始的还算顺利,现在没有了担心,只是很期待。一个卧铺层里的人都挺和善的,有机会一定要向他们打听打听西安的情况。车是一般普快,没有空调,就一个小风扇在上中下铺中间四下打转。广播放着王菲早年的歌,我坐在最上一层,挺惬意。呵呵,一路走好!

    今日小获:朋友是财富。喜欢打扰她(他)们,也喜欢被她(他)们打扰。

    今日花费:车费:8(溪口--宁波 中巴车)+152(宁波--郑州 硬卧上铺)+5(公车)
        
    中饭:23     胶卷+水果:70

    8月2日
 
    火车上通常睡不好,可熬到天亮睁开眼时,又还想再赖会儿床,只是心底一直有个声音:到中原了,快起来看看吧。于是“呼”一声起来(根据健康专家所说,起床最好慢慢来,不要一下子猛起),把粥泡上,洗了葡萄,也算很滋润的生活啦。在家里叫有待遇不享受,在这儿是自己找待遇了,就感觉好^^

    中原多农村,这是途中景色给我的一种感觉。望过去是大片大片的庄稼,种的是小麦(有件事我很惭愧,到现在为止,我还是难以确认看到的这么多一茬一茬的是高粱还是小麦,浏览了些许图片,仍难下论断,不过小麦应该是常见与中原的吧,根据以前学的地理来说)。火车轨道旁种的也不再是松树、夹竹桃树,是叶子宽宽的、树枝白白的一种树(像我家银杏)。在浙江,我常看到一带连着一带的林木走廊,是种植观赏、行道树一类用的,通俗的讲,种的不是用来吃的。河南这一部分则不同,种的大都是用来吃的庄稼,因为种在庄稼中间的树都是单一相同的品种,不象是用来观赏作为花木的。

    还有那一望无垠的绿!很少有房屋点缀在视野所见的绿之间。不确定那种长的比甘蔗稍高些的植物叫什么,是小麦or高粱(高粱是常见与东三省的农作物吧……)?反正是这边多见的,就像南方的水稻一样。路边还有荷花,在绍兴、湖州,我也看到过连绵荷叶,其间点缀着好些粉红色的花,而且已经开了许多,这边则更多的是叶子,开的零星的花也多是白色的--大概刚开的荷花都这样吧,或者品种不同。

    (我有点被火车道边的景致所感染了,写了一大通如此之类比较的话,呵呵,平常我是不太喜欢看别人大段大段的描写的,现在才恍然大悟!原来描写表达的感情是如此强烈。)
 
    再过四个小时,我就到郑州了^^

    中午12点多到郑州,站台点着灯,黄色的光,像是晚上。下雨了,天是灰蒙蒙的。跟着人群惶惶的走出车站,不知道门口怎样的景致等着我。(出发前浏览了好多关于郑州、西安的帖子,说那边很乱)火车站广场大雾笼罩,犹如晨起6点,只是不见日升。

    广场挺大,走出几步远回过头看看,郑州火车站,挺大的,和上海现在的那个火车站差不多。在出站口买了张地图,那儿的服务员出奇的热情(以前没遇过这种待遇),拿给我地图就问我找去哪,说了地点她不知道就叫过来好几个服务员过来帮我找。原打算去骨科医院旁的一家旅馆(去之前网上查到过),可是经过几个服务员寻找都没着落,于是在走出广场最近的大同路上找了间,10元/天,四人间。

    (只要把东西寄存好,我就不担心跟别人同住会出现什么问题了,事实上,我住过那么多次多人间,从没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发生在我身边,开心的事倒有些)由于到郑州的时间比过去计划的晚了,于是只在去二七塔的路边匆匆买了个白吉馍夹着豆干、豆芽、凉皮的东东充当午饭。(出门在外最主要是身体健康!!一天三餐一定要保证而且够饱够营养,晚上尽量在10点前睡,因为在外面通常醒的较早。)可是我走着走着找不到北了,地图上的道路名称横七竖八,而实际上的大路小道太多,左右前后都很难分清,最后索性找了条简单的路,直接先去商代遗址,有点下雨,徒步。

    穿上小背包里的黄色一次性雨衣,频频遭受路人的怪异眼光。为寻找城南路在路口徘徊时,居然碰到一辆拉着油桶的马车,主人由一根黑乎乎的鞭子控制着马的走向。那是一匹真正的马,不是用来给游人拍照留念或者短暂骑行享受快乐用的,它和它身后的木轮车因为长年的运输已经不分彼此,哪是套锁哪是马鬓难以分清。我被这省会城市里还能看到这样原始的交通工具深深“震撼”,想起应该拍照留个纪念时,他们却走的老远了,此后便一直未见这种原始。

    经人指路我顺着长长的城南路走到了它的尽头,也同样看到了写有“郑州商代遗址”字样的土堆。在土堆附近找了很久,问了路人才知道,原来商代遗址没有什么买票处,它们也只是一座长长的土堆,你要上去就可以上去。虽是雨天,可想想走这么长好不容易找到了,就瞟这么几眼字走了实在有点过意不去,最后索性从土堆侧面顺着坡爬上去。上面是平坦的土路,大概有4、5米宽,长度,则是难以估计的。因为下雨,路有些泥泞,边上长有许多野草,还有几棵树孤单的站在这里。我一个人在这座梯形土堆上走了很久,隐约看到些脚印,原来这里并不是绝迹的,路的右边一直伴随着一尺宽的高起土堆,也许,也许它们过去是城墙。

    感慨一下多少多少年前的商代,和现在脚下这少人问津的土堆,我一个人走着,应该是怎样的心情。一个人,也就怕在这望不穿的路上碰到什么坏人,幸好第一个迎面走来的是个带伞的女子,后来,是一对朝北坐的情侣。(北方人似乎对方向的意识特别强,问路老说东南西北,而我只对前后左右很敏感,东南西北这类方位,只能靠太阳而定,且不容易分清,因为这样,这次到的那几个地方,我都很难因为问人而找到目的地)快走到头时,竟在一棵树下发现一枚果子,橘子大小,绿色,有被刀划过的痕迹,端详了很久,觉得像柿子,试着添了一下,果不其然,涩,倒是未成熟的柿子。

(发布于:河南旅游网)  【回到顶部】 【返回上页】 【关闭窗口
相关资讯
无相关信息